Posted by Mr. Friday
如果說今年最紅的電視節目/暢銷專輯/暢銷歌曲/網路現象/社會話題/金鐘獎大贏家, 大概全都跟這個名字離不開關係 : 超級星光大道.
超級星光大道, 從年初到年尾, 從第一屆沒什麼觀眾注意的百人初選, 到年中的楊宗緯蕭敬騰PK賽, 楊宗緯身分證造假退賽, 再到如今第二屆鬧得沸沸揚揚的造假, 與梁文音閃電淘汰, 眼看第二屆節目即將又到尾聲, 製作單位正開始徵求第三屆人選…一整年看下來, 各位有什麼感覺?
“好快!” 想必是很多人第一句會說的話. 是的, 真的很快, 超級星光大道播出至今短短一年的時間, 不但創造收視奇蹟, 造成社會輿論話題, 甚至帶動著電視界唱片業KTV業鈴聲下載…等等許多周邊效益, 想必是許多人一開始始料未及的. (尤其是當初競爭對手, 快樂星期天, 應該是完全傻眼吧…)
但…本文主旨不在歌功頌德. 如果從頭回想, 超級星光大道要造就的, 就是把一群群的素人歌手, 轉變成歌壇明星; 那, 我們見證了誰的成功 ?
我知道很多人都搶著回答心中某個人的名字. 不過先等一下, 請先看到文章後段, 再陳述大家的意見吧.
超級星光大道承襲了國外的實境節目秀風格, 不再只是單純的上台唱歌比賽評分頒獎, 而偏要從多個鏡頭去讓觀眾了解這個參賽者怎樣表演, 怎樣被評審數落而強顏歡笑, 怎樣面對眾多競爭者的同儕壓力而力求進步, 然後怎樣在戰友/自己淘汰時哭成一團. 超級星光大道這種節目引人入勝的地方不在分數出來那一刻, 而是在唱完一首歌後, 觀眾認知到你經過長久比賽下來終於演唱能力有所突破, 被感動到的那一刻.
可是歌唱比賽終究不會捧紅所有人, 甚至可能捧紅不了任何人. 超級星光大道雖然是個出名的捷徑, 可是如果要把眼光延伸到這些參賽者之後的唱片, 那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比賽結束後, 不會再有實境節目去拍你的心情寫真, 觀眾也沒辦法再把節目舞台上的那種情感繼續延伸到製作精美但是卻少了真實感的唱片MV裡面. 拿國外的例子來佐證, 就算歌唱比賽完, 冠軍唱片賣不好的也比比皆是; American Idol第二屆的冠軍Rubben Studdard, 賣輸同時出片的第二名Clay Aiken, 就是最尷尬的例子. 而大陸的李宇春就更別說了…她人是很紅, 但後來到底有唱紅了什麼歌嗎?
選秀是看的,唱片是聽的 ; 會唱歌絕對不代表出唱片會賣 ; 至今為止, 雖然背叛, 你是我的眼, 傻瓜這些歌因為超級星光大道而大紅, 但是除了這些口水歌, 到底有哪些是這些比賽歌手自己的代表作 ? 當參賽者們唱起全新歌曲, 真的也能唱紅嗎 ? 第一屆參賽歌手合輯愛星光精選, 已經企圖打著新作品來試市場水溫, 但不論是林宥嘉的那首歌, 周定緯的我不會唱歌, 還是楊宗緯的多餘, 表現都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比起背叛可是差遠了. 講到這裡可能有人可能會反對 : 這些都只是單曲, 說不準的, 出專輯才準…呵, 但反過來想, 趁著超級星光大道偶像熱度還沒退, 現在正是這些選秀明星人氣最旺的時候, 如果初試啼聲的第一張單曲, 都沒辦法靠著光環引起廣泛注意, 那等到正式出專輯之後, 沒有超級一流的製作水準與文宣企劃, 我們難道真能期望唱片能倚靠節目氣勢繼續大賣?
當然, 這裡面唯一的例外, 就是蕭敬騰與阿妹合唱的一眼瞬間 - 不過尷尬的是, 蕭敬騰上超級星光大道根本只有三次呢, 比那些10強20強還少了非常多. 雖然他的確是因為超級星光大道而有了知名度, 但是他是這個實境節目從一次次的比賽中”培養人氣”出來的嗎? 好像根本不能算吧 !
除了唱片業本身殘酷的現實之外, 超級星光大道節目快速的輪替也加速了這些參賽者淘汰. 非常尷尬的是, 比賽才結束不到半年, 立刻有一整票人以新的”星光幫/星光二班/三班…”名號出來搶市場, 提醒大家 : 抱歉喔, 雖然你不過是晚個半年出片, 但您已經是上個世代的事了. 以許仁杰為例, 他在第一屆拿到了一個不上不下的第六名, 雖然在成千上百的參賽者中已屬難得, 但是比賽結束不過半年, 超級星光大道就又匆匆辦到第二屆五強. 換句話說, 在他面前已經橫亙著10個排名比他高的人; 更別說如果半年後他的唱片再出不來, 他就得排到16名之後了. 這是多可怕又多尷尬的排擠效應?
而且, 比賽速度輪這麼快, 消耗的參賽者就多. 先不論台灣的歌唱人口基數夠不夠撐起這個規模, 觀眾會不會彈性疲乏, 又是另一個問題. 一整年選秀節目看下來, 我有印象看過的參賽選手大概已經到了七八十位, 如果再加上別台的歌唱節目, 這麼多參賽者同時競爭, 通常也代表著時日一久, 觀眾將記不住你的名字…除非你是第一名. 然而第一名, 永遠都只有那一個.
好, 說完第一屆的情況, 再接著講現在進行中的第二屆. 縱使不論有沒有作假有沒有內定, 超級星光大道第二屆還是給我一種越來越GY的感覺. 原因就是: 爆雷. 明明知道這種節目型態只有現場直撥才會比較沒爭議, 超級星光大道仍是堅持錄影播出, 而且有時提前預錄到三集, 也就是說有去看現場的網友就可以預先知道三個禮拜以後的”劇情“了…等等, 你以為我要說的是網友在PTT上爆雷嗎? 不是喔 ! 幾乎所有報紙現在都”與時俱進”, 甚至隔天就大剌剌的直接在電視報紙上說 : “三週後梁文音會意外淘汰輸給Alisa ! 而製作單位將會宣布復活賽 ! ” 這叫那些每個禮拜乖乖坐在電視機前等新節目的忠實觀眾情何以堪? 而且新聞撲天蓋地而來, 叫你逃都逃不掉, 感覺就好像沒看哈利波特也知道第六集鄧不利多會死掉 !
當然, 最誇張的還是中視新聞搶先報, 把精華片段通通先放上電視新聞. 換言之, 你看過這片段, 接下來大概就兩個禮拜都不用看了.
反正要GY大家來, 上禮拜我已經看到有人把暱稱改為 “這禮拜魏如昀淘汰, 下禮拜XXX淘汰”. 我隨後也接著改成” 下禮拜OOO一分險勝XXX “. 果不其然, 一登入MSN就收到一堆三字經, 不過當我把這些youtube連結丟給他們之後, 每一個人臉上都出現了三條線…當製作單位所在電視台都自己把精華片段放在新聞中, 你哪還有理由去阻止其他人亂爆地雷, 把一般忠實觀眾那種電視打開看到驚奇的期待心理破壞殆盡呢 ? 而當梁文音淘汰跟復活賽新聞又擺在一起時, 誰又不會多罵一句 : “X !又在搞特權! “也許有人會不同意, 但我好奇這種地雷亂爆的狀況是否會削弱超級星光大道的造星能力, 畢竟這些參賽者的人氣都是慢慢從許多連續的鏡頭片段累積出來的, 當許多情節已經被知曉, 期待的心理已經降低, 那種因為結果出乎意料而對參賽者產生的同情, 失望, 驚呼, 與愉悅, 是不是也連帶的一起消失, 如果是的話, 那對”造星”這個目的到底會有什麼幫助呢?
不管是第一屆的林宥嘉, 楊宗緯, 還是第二屆進行中的梁文音等人, 其實在唱功上都有一定水準, 而這個舞台也讓他們有了極佳的知名度 ; 然而, 他們真的因為超級星光大道的造就, 而成為了什麼巨星嗎? 隨著第一屆星光大道參賽者新合輯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現況, 第二屆越來越混亂的參賽制度, 第三屆又即將推出, 似乎, 我還看不到這個標題的答案. . .
以上文章轉載自 Mr./Ms. Days - 網路, 資訊, 觀察, 生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