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一陣子,由於政治人物的發言,「巴士底監獄」的名字又出現在台灣的新聞媒體上。但法國大革命裡面群眾為什麼要進攻巴士底監獄?是為了營救哪些政治犯嗎?關於歷史,好像大家都不是搞得太清楚…。

我對於巴黎、法國大革命與巴士底監獄故事的了解,主要來自林達的『帶一本書去巴黎』。巴士底監獄建於1370年。有30英尺厚、100英尺高的圍牆,還有80英尺寬的壕溝。早期它是用來保衛巴黎東方的一個堡壘,在百年戰爭之後才被當作監獄使用。路易十三在位時才有第一個囚犯入內。

路易十四是法國有名的專制君王。在他的時期裡,將人關進巴士底監獄並不需要任何明確的理由,只要國王簽署密函即可──那的確是對人權相當漠視的一個時代。然而當路易十四過世之後的二天,路易十五的攝政王奧爾良公爵,就立刻對巴士底監獄囚犯重新清算過一次:結果發現,有上百名囚犯根本就是被路易十四以空白手札送進去的。換句話說,關進去的人可能是政治犯、可能是竊盜、可能什麼罪也沒犯,只是路易十四看不爽他,便以莫須有的罪行把他關起來。當中還有一位囚犯,被關了35年,出獄以後竟要求監獄再度將他關入獄;只因他從很年輕的時候就毫無理由地被關入獄,已經太久沒有接觸人群、釋放後竟不知如何在社會上生活下去!

這個悲慘的故事,深深影響了法國人。從此,巴士底監獄的監禁功能雖然還在,國王雖然一樣可以用密札關人入獄,但是它變為輕微罪犯的囚禁之處,最後演變成全法國生活條件最好的監獄之一。

 

大名鼎鼎的伏爾泰也入過這個監獄,但多數人不明白他為什麼入獄。年輕的伏爾泰是個才華洋溢,可是也充滿衝動的一個人。他偶然地跟另外一個年輕貴族有了糾紛。貴族設了一個埋伏,痛揍伏爾泰一頓。於是心有不甘的伏爾泰跑回家,天天喊著要報仇雪恨。當時伏爾泰已經相當有名了,為免他再惹事生非,皇室先下令警察監視著伏爾泰,最後乾脆把他關進巴士底這個高級監獄。等到伏爾泰清醒過來,法國皇室就釋放他了;伏爾泰只被關了15天。巴士底監獄後期的用途可見一斑。

圖:Prise de la Bastille

眾所周知的法國大革命,進攻巴士底監獄的緣由跟過程,似乎是最多人誤解的。在三級會議演變成一場暴動之後,一開始巴黎民眾是帶著斧頭、短刀上街頭的,但是國王的軍隊有槍械,民眾的武器水準跟不上,怎麼辦?在這種民眾心理、跟一點流言蜚語的催化之下,儲放著武器彈藥的巴士底監獄就這樣成為了民眾的目標。

攻打巴士底監獄的過程真相是特別讓後人驚訝的。巴士底監獄當時的司令是侯爵洛奈:Bernard-René de Launay,他只率領著114名守衛。在攻打的過程裡,他和攻城民眾曾經談判過一次。攻城的兩名代表向侯爵保證,只要Launay侯爵不要把大炮對準民眾,也不要與民眾為敵,他們就會回去勸阻民眾不進攻。侯爵不但答應了,還留他們下來吃午餐;然而,當Launay侯爵下令停火後,暴動的人民卻拒絕了他的投降;衝突最後仍然爆發,直到城堡豎起白旗為止。

當暴民衝進巴士底監獄的時候,他們如預期地搶到了武器與彈藥,但遵守承諾投降的侯爵,卻沒有受到人民理性的對待;在押送的過程中,民眾改變了心意。他們砍下Launay的頭,挑在高高的槍尖上遊街。相較之下,與此同時被釋放的巴士底監獄的囚犯,竟只有七個人。史學家記載著,這七人,其中一位是貴族家庭中被皇家密信所逮捕的「放蕩罪」犯人,兩位是精神病患,四位是偽造犯。

隨著巴士底監獄的陷落,法國大革命所帶給後世的,並不只有「自由、平等、博愛」這些光明的口號,它同時也讓極端的激進民粹份子站上了國家殿堂,從而開啟了恐怖時期。在那個時代裡,只要稍對敵人有些同情遲疑,立刻就會被指為「反革命」而送上斷頭台。革命前正與閣員商討君主立憲的路易十六上了斷頭台;率領革命的拉法耶特不久前還是英雄,沒幾天就被指為反革命而不得不逃到奧地利,被關到40歲;革命的三巨頭馬拉、羅伯斯比、丹東,不是被暗殺就是也上了斷頭台。法國大革命給世人的啟示,不是只有簡單的「自由、平等、博愛」符號,巴士底監獄最後也不是關政治犯的地方。當時基本教義派上台後造成的國家混亂、人民自由與法治觀念的相衝突,或許是目前台灣更需要借鏡的地方。

現代大眾對於巴士底監獄的認知,或者來自於19世紀浪漫學者對革命的歌誦、或者是以訛傳訛的錯誤印象,但是如果我們要解讀、引申這個歷史事件的涵義,在媒體前喊話的政治人物、傳達訊息的媒體名嘴們,是不是至少先Google一下比較好?

圖:Death of Marat〈Marat為法國大革命三巨頭之一,後為女子Charlotte Corday所刺殺

 

 

 

 

以上文章轉載自 Mr./Ms. Days - 網路, 資訊, 觀察, 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luek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